1月6日,記者從安徽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教授宋傳奎、夏恩華等科研人員聯合相關單位揭示了茶樹基因通過功能分化調控茶樹抗逆性的新機制。相關研究成果日前刊發在國際期刊《植物細胞》上。
茶樹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其品質和產量深受環境因素影響。研究發現,茶樹基因組在大約3000萬年前發生過一次全基因組加倍事件,導致諸如糖基轉移酶(UGTs)等與茶樹抗逆性相關的基因家族在茶樹中快速擴增。
為了更好地理解UGTs如何影響茶樹的抗逆性,研究團隊深入探究了茶樹UGTs演化的奧秘。
研究人員通過對28種植物的UGTs進行系統分析,首次揭示了茶樹中UGTs的獨特擴張和收縮模式。茶樹中UGTs家族成員眾多,擁有297個成員,可以分為18個不同的亞家族。其中,G亞家族和H亞家族的擴張和收縮現象尤為突出。以“舒茶早”品種為例,該品種雖然僅保留一個H亞家族成員,但這對于提高茶樹抵抗真菌病害的能力至關重要。
與H亞家族不同,G亞家族在擴張過程中則出現了顯著的擴增與功能分化,尤其是在抗寒和抗旱方面。例如,G亞家族中的兩個成員,UGT85A53和UGT1,都能選擇相同的揮發性化合物作為底物,但它們對植物激素的選擇性卻有所不同。這種選擇性的差異讓這兩個基因能夠調節茶樹的抗寒性和抗旱性,從而幫助茶樹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發現對于未來的茶樹育種工作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