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21日訊(記者 馬常艷)近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在做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談》節目時指出,不要簡單地認為傳統產業就要丟掉,不能簡單地一關了之。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右)做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談》節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加快推進制造強國、質量強國建設,促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強化基礎設施支撐引領作用,構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如何理解現代產業體系的內涵?楊偉民認為,現代產業體系的內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概括,“十四五”規劃綱要給出了一個新的視角——“三個化”。
第一是數字化或者智能化。“十四五”規劃綱要把數字化問題作為一個獨立的任務來看待,就是放大了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格局中的重要作用。未來數字產業再加上經濟數字化,整個經濟會越來越數字化、智能化。
第二是綠色化。過去在追求小康生活、小康社會的過程當中,對資源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損害,某些地方甚至是破壞。我國宣布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意味著未來產業必須越來越綠色化、低碳化,用越來越少的碳排放來實現產值產量。
第三是高端化。高端化不是說產品一定要多貴,不一定就是奢侈品。“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培育一批高端品牌,我國確實有這樣的需求。發展符合現代消費需求方向的產業,也是一個高端化的過程。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央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做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談》節目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
“現代產業體系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概括,我為什么要這樣概括,是要糾正對傳統產業的一些偏見。”楊偉民說,現在存在一種傾向,各地都在搞戰略性新興產業,搞這些高大上的產業,觀察各地的“十四五”規劃綱要,很多都寫要發展新興產業,但把傳統產業丟掉了。
“我國要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這些‘小巨人’恰恰來自于堅持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店、老廠,恰恰來自于傳統產業。比如生產螺絲釘,上百年干一件事,生產一個產品,才能把螺絲釘做好。”楊偉民指出,相較于日本和德國,我國在這方面做的還不夠。
(責任編輯:王炬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