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欧洲有码中文字幕在线,久久永久免费人妻精品下载,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一区女同

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2024-07-03 06:21 來源:經濟日報
查看余下全文
(責任編輯:馮虎)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大力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

2024年07月03日 06:21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顧 陽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有測算顯示,中國的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可拉動約萬億元新增投資需求和2000多億元新增消費需求。這也意味著,城鎮化背負著我國擴大內需、拉動增長的重任。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了重大進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0%提高至去年的66.16%,提前3年實現了“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5%”的目標。

  “也要看到,66.16%是全國的平均數,中西部地區城鎮化建設還有很大潛力。同時,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城鎮化率還有較大差距,中國整體城鎮化率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今年3月6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經濟主題記者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鄭柵潔表示,將深入實施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不斷釋放巨大內需潛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動力和支撐。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突出以人為本,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也是重點難點所在。近年來,各地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強化新型城鎮化頂層設計,推動重點領域改革加快突破,城鎮化水平和質量得到穩步提升。

  富華社區陳家花園是江西省共青城市最早規劃建設的3個安置小區之一。2015年,當地江益鎮紅星村90多戶500余名村民整體搬到了這里居住。然而,很多搬出農房、住進樓房的村民抱怨,原先在農村里理所當然的事,進城后突然行不通了。

  為破解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過程中的“水土不服”,共青城市積極探索社區融合管理新模式,在安置小區成立了當地首個社區、農村聯合黨支部——華星黨總支,以群眾生活為切入點,以文明新風為落腳點,讓進城農業轉移人口逐步跨越心理上的“土門檻”,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陳家花園的變遷,是眾多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一個縮影。從時間軸看,2012年,黨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我國城鎮化開始進入以人為本、規模和質量并重的新階段。

  2013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第一次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對加快推動城鎮化工作進行了系統設計和全面部署。2014年,《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正式印發。隨著戶籍、土地、財政、教育、就業、醫保和住房等領域配套改革政策相繼出臺,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速度明顯加快。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明確了新型城鎮化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

  2022年,經國務院批復同意,《“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印發,在全面研判未來城鎮化趨勢特點的基礎上,明確了“十四五”時期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目標任務和政策舉措,為推動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指引。黨的二十大報告再次要求,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政策研究部主任鮑家偉表示,這是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新階段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規律,著眼于到2035年基本實現新型城鎮化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為新型城鎮化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未來幾年是我國新型城鎮化實現更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要立足發展基礎,順應發展趨勢,破解突出問題,科學謀劃新型城鎮化發展路徑。

  加強縣城的載體功能建設

  縣城是我國城鎮體系中的關鍵元素,也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支撐。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建設全局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影響。

  江蘇省射陽縣是華東地區沿海地理中心縣域之一。近年來,當地牢牢把握“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重大機遇,高質量完成縣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積極做大做強做優風電業務,以縣城實力的提升拓展城鎮化發展新空間。射陽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洪磊表示,射陽堅持全域一體、陸海統籌,突出港口、產業、城鎮聯動發展,打造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不斷提高新型城鎮化的縣域承載力。

  2022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的意見》,對縣城建設的指導思想、工作要求及其發展目標作出明確的戰略部署。事實上,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不僅是我國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重要抓手,也是統籌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必然選擇。

  江蘇沿海發展智庫執行主任盧東祥表示,產業和人口向經濟發展優勢區域集中是客觀規律和長期趨勢,作為城鄉融合發展關鍵紐帶的縣城,有著巨大潛力。我國縣級城市數量多,且發展階段不同,發展水平也有較大差異。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要選擇一批有條件的縣城,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形成與大中小城市、縣鄉之間的合理分工和良性互動,因地制宜打造疏密有致、分工協作、功能完善的城鎮化空間格局。

  鮑家偉表示,近年來,我國縣域城鎮化持續較快發展,農民到縣城就業居住、向縣城集聚更加普遍。下一步,要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不斷增強縣域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尊重縣城發展規律,準確把握演變態勢,鼓勵各地走各具特色的縣城建設道路,使之成為吸納農業轉移人口的重要空間。

  有專家指出,無論是鄉村振興還是新型城鎮化,都離不開公共服務的有效支撐。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僅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理念的要求,也是縣城發揮服務鄉村、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這一重要作用的體現。未來,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要加快推動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推進城鄉公共服務標準統一、制度并軌,進一步增強縣城綜合承載能力。

  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機制

  2023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新型城鎮化”作出部署,特別強調“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這是基于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實際作出的科學判斷。

  浙江嘉善是我國最早開展縣域科學發展的示范點之一。前不久,國家發展改革委在嘉善召開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工作現場會,印發了《浙江嘉善縣域高質量發展示范點建設經驗清單》。其中,嘉善在優化城鄉融合發展模式、拓寬生態優勢轉化通道、提升基層服務管理效能、改革創新促進城鄉全面大融合等方面的探索實踐和經驗舉措,對各地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當前,我國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對于城鎮化率的設定目標,指標雖已實現,但城鎮化的步伐不能停止。從國際經驗看,那些已基本完成城鎮化進程的國家和地區,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大多穩定在80%以上。這也意味著,未來我國城鎮化提升還有很大空間,城鎮化發展潛力期至少還有15年左右。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秘書長范恒山表示,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關鍵要靠進一步深化改革。要通過打破二元體制結構,建立健全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政策體系,形成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格局。

  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一方面,要堅持把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作為新型城鎮化的首要任務,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另一方面,鄉村不僅是農業生產的空間載體,也是億萬農民的家園故土,可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需求。

  專家指出,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要通過產業發展來夯實城鄉融合的底座,通過深化改革來激發城鄉融合發展的內生動力,通過科學規劃來優化城鄉功能布局,真正實現城鄉要素從有序流動變為充分流動,破解城鄉二元結構,構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機制。

  據悉,在結合“十四五”規劃落實中期評估的基礎上,有關部門正著手研究提出“十五五”新型城鎮化發展思路及措施。其中,把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擺到更加突出位置、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仍將是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中必須完成的課題。(經濟日報記者 顧 陽)

(責任編輯:馮虎)